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专栏 > 德育活动 > 正文
非遗之花,绽放疁城
来源:    发稿日期:2024年12月04日

在历史的长河中,非遗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文化的天空。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和艺术修养,2024年11月29日,疁城实验学校携手嘉定镇街道开展了“非遗之花,绽放疁城”活动。

四至七年级的标兵班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既是对标兵班的奖励与鼓舞,也是对其他班级行规表现的鞭策!

图1.jpg

图2.jpg

图3.jpg


(一)杂技之美,文化自信

主持人激昂的开场白拉开表演的序幕,掌声雷动中,同学们期盼表演开始了同学们把视线聚焦台,只见两位杂技演员手拿红色的手绢花缓缓出场她们边让手绢花保持转动边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两人的默契合与精彩表演美轮美奂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二)变脸非遗,世代相传

只听得刹那间乐曲激昂,一个身披黑白相间戏服,手拿折扇的红色大花脸来到舞台中央,他打开扇子往脸上一抹,大红脸瞬间变成黑脸场内顿时掌声雷动。接着,演员又抖了抖长袖,在脸前猛得一甩,等大家再回过神来定睛一看,什么?黑脸竟然变成了绿色花脸伴随着“变、变、变”的音乐,演员举手变脸,投足变脸,真可谓掌声不断,精彩不断


(三)戏梦浮生,曲韵悠扬

随着梁祝乐曲徐徐响起,两位身着戏服的演员缓缓走来,一粉一绿,唱念作打,生动地刻画出梁祝人物,一眼一步,娓娓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戏梦浮生,曲韵悠扬,令人沉醉




(四)近观杂耍,非遗之光

音乐又变得欢快起来,一位小丑杂耍员用一根根棍子将盘子转动并立于桌面保持平衡,每当盘子将要摔上时同学们都焦急地呐喊提醒,虽然惊险阵阵,但台上台下配合无间,小丑“炊事员”圆满完成表演



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感受吧!

3 孟祺涵我们小星星中队很荣幸再次获得了学校的标兵班荣誉,作为奖励,同学们在阶梯教室观看了戏曲杂技表演,非常精彩!非常开心!

我最喜欢杂技表演,在大熊猫和小丑的簇拥下,一位美丽的姑娘登场了,她两手分别用长杆撑着几个盘子,随着音乐响起,盘子转起来了,演员时而踢腿,时而下腰,每一个动作都让人赞叹不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是汗水的结晶,肯定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磨砺。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刻苦训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4)班 方伊婔: 星期五,我们班一同欣赏了一场独特的非遗表演。精彩的川剧绝活、震撼的杂技表演、优美动听的戏曲歌唱以及令人回味无穷的杂耍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次精湛的表演让我了解到非遗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深信,我们应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用心地去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六(5)班 王隽辰:周五的非遗文化演出太精彩了!我最喜欢的就是川剧变脸,演员的脸就像会变魔术一样,一下子红一下子绿,每次都让我惊讶得合不拢嘴。还有杂技表演,演员们顶盘子、转手绢,随着演员动作一次比一次难度高,我紧张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深。但是她们的动作那么稳那么准,让屏住呼吸的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掌声连连。听老师说,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非常佩服这些演员们为这些精彩演出所付出艰辛与努力,更感动于他们为传承我国非遗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六(6)班 陈语晗:周五的非遗文化表演深深地触动了我! 。手拿长杆,顶陶瓷盘,杂技演员为我们展现出了“飞舞的蝴蝶”;川剧变脸,白、红、蓝、黄、绿、黑各色脸孔随着演员的挥扇、举手、投足、转身、眨眼等动作出其不意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柔术转毯,优美飘逸;戏剧演员就算挥一挥扇子也如此优雅;杂耍小丑滑稽搞笑,但他总能在同学们焦急地提醒声中旋转摇摇欲坠的陶瓷碗。 非遗文化如此精湛,我们要把这份瑰宝发扬传承下去!

六(7)班 黄伊晨:非常荣幸参加非遗文化表演活动,真是大开眼界!

杂技表演中,演员惊险的动作让我心跳加速,她超高的技艺肯定是长期刻苦训练的成果。川剧变脸像魔法一样,瞬间变换的脸谱神秘莫测,我怎么也猜不透其中的奥秘。柔术演员把身体弯曲成不可思议的形状,我不禁为她们的柔韧性惊叹。梁祝的表演,音乐优美、演绎深情,让我深深陶醉。

这些非遗文化瑰宝太棒了!我要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

七(3)班 刘嘉奕:11月29日,我们有幸亲眼见证了非遗文化表演。在众多节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非川剧变脸莫属。当演员走向我们时,那华美高贵的服装令震撼,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我们击掌时的汗水,还有他隔着头套大声喘气的声音。表演结束,他摘下头套,我看见他额头上豆大的汗滴和剧烈起伏的胸膛。我想正是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热爱,对戏剧的热爱,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殷切期望给了演员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动力。我相信非遗文化将被发扬光大!

4)班 徐涟漪:川剧变脸、柔术转毯滑稽秀快乐炊事员、越剧表演,非遗活动每个节目的表演都非常精湛,也让我感触颇深,我相信每一次掌声与喝彩的背后都是演员们无数个日夜的磨练与坚持。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学习中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七(7 )班 吉雪蕊: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标兵班的一员,参加本次非遗表演活动,我感到非常自豪与荣幸。

节目非常精彩,其中我最喜欢柔术转毯顶技,柔术见证柔软与力量的和谐之美,竹竿顶碗、转手绢考验着表演者对重心、平衡的掌握。每到惊险之处,我都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演员们的表演,同学们与我一样,寂静之后,每每掌声雷动,那是同学们对演员们完美表演的赞叹。

川剧变脸的表演者身着黑衣黑冠,附着金色的中国传统云纹、波浪纹。仿佛置身于古代。再观变脸的神妙之处,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非遗文化是人类的珍贵历史财富,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活动已经结束,但从同学们的感受中我们看到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种子,已经在每个疁城学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校社携手,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文化遗产,共舞古韵今风!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490弄15号    邮编:201800

联系电话:021-59529708

版权所有 ©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761号   沪ICP备110210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