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专栏 > 德育活动 > 正文
智慧管理,共建集体
来源:    发稿日期:2024年12月04日

——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暨足音班主任工作室活动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

勤学而交流,

则博学且睿智。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的主阵地提高育德实效,充分利用班会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疁城实验学校足音工作室11月至12月期间陆续开展了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智慧管理 共建集体”主题班会实践及研讨活动,进一步夯实班主任的建班育人能力,为学生创建幸福的班级文化空间。

封面1.jpg


骨干引领赋成长新能

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必须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用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起到价值观引领作用,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区班主任骨干马莲老师结合班级网络文化建设的背景,从学生真实的网络生活入手,开设了《绿色上网,我为网络文明代言》班会课。青浦区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陶芳琴老师莅临指导。疁城实验学校足音工作室成员、迎园教育集团班主任代表参加活动

陶芳琴老师老师认为本节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对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对网络利弊的辨析,还是对班级真实案例《小凯的烦恼》的实例感知,视频《正义使者》的理性思考,以及《班级网络公约》的制定,对小凯的正面关怀,整体环节设计上按照“知—情—意—行”的基本路径,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落脚于让学生从“内”点燃“外”,让学生充分感知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并不断深化对网络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践行这一切都是学生在活动中参悟所得,这也是德育生成的重要原则——首先“内生”,才能“外化”。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聚焦问题探实践方法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可能因为长期的学习压力而感到疲惫,缺乏持续的学习动力,也有学生可能对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为何而学,所以,李芳芳老师选择《学习的“永动机”》作为班会的主题。班会以热身趣味活动引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参与活动的背后原因,自然引出动机,为后续探讨学习永动机的动力源泉奠定基础。再通过书写自己现有的“学习能量瓶”,交流分享并引导将其分类。借助小故事和学生活动,使学生体会内部动机的核心作用,认识到持久且稳定的学习动力源自内心。最后,通过分享感兴趣的事情和观看《胜利者效应》视频,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兴趣迁移、创造成功体验等方式增加内部动机。最后,“学习动机补给站”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补充并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信息化时代中鱼龙混杂的信息容易让人失去判断力,使“谣言”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学生更容易模仿错误地“造谣”行径,对他人和班级造成伤害。故本节班会课史亦文老师“谣言,我该拿你怎么办”为主题,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谣言”到贴合学生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谣言的危害性;在互动游戏中逐渐找到“救赎”被造谣的同学的正确方式,根据游戏的不同结局,逐渐明确成为一个谣言的缔造者和煽动者,或是冷眼旁观者对班级、同学和自身的伤害;从主人公的遭遇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正义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明晰应对谣言的正确方法途径,从而迁移到自身今后的行动中去。

3.1.jpg

3.2.jpg


深度研讨促智慧管理

12月2日下午,足音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导师集中综合楼大会议室,集中交流研讨本次开展的主题班会课。上课成员们从主题解析、学情分析、班会目标、设计意图等方面,分享了在前期备课、磨课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的感受,在课后进行的思考小结等。其他成员们畅所欲言,纷纷从“一个亮点、一条建议”给予上课教师最中肯的评价和发散性的设想。最后,何春霞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执教者的用心以及课堂的可实施性和可推广性,并围绕主题适切环节层进性、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等关键词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本次主题班会研讨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相互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使班主任们的视野得到开阔、理念得到更新、专业得到成长、能力得到提升,为学校班主任团队专业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后续我们仍将不断前行,培养德智体美了全面发展的疁城好少年。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490弄15号    邮编:201800

联系电话:021-59529708

版权所有 ©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761号   沪ICP备11021021号-4